原标题:珠宝+荧光剂:增白、提亮、调色,变废为宝?3大真相! 听到“荧光剂”这个词,宝迷们的反应,会是什么呢?发光?有毒? 一般来说,在白色制品里,比如白衣服、卫生纸、白陶瓷等,都可能会含有它。 这是因为,以目前的工
听到“荧光剂”这个词,宝迷们的反应,会是什么呢?发光?有毒?
一般来说,在白色制品里,比如白衣服、卫生纸、白陶瓷等,都可能会含有它。
这是因为,以目前的工艺,很难把一件东西,做的非常白,加入荧光剂,可以增白、提亮、调色,大大改善物品外观。
如果你肉眼看不见它,可以用紫外灯照一下,通常呈现蓝色荧光。
只要不误吸食、不长期接触荧光剂,它对人体一般没有影响,否则,就有患癌风险。
言尽于此,如果珠宝有荧光剂,变废为宝,天天戴,那么岂不是很危险?确实让人害怕。不过,这个问题一两句也说不清,看完今天关于它的3大真相,相信宝迷们会有自己的理解。
宝迷买哪些珠宝,容易遇到荧光剂?这里介绍常见的4种。
荧光剂的全称,叫荧光增白剂。这就意味着,所有追求白度的宝玉石,都可能用到它。

国民级珠宝——珍珠就是荧光剂的头号受害者。它们很多,都经过漂白增光。更深奥的是,这道工序又分为化学和物理两种。
化学的漂白增光,会让珍珠在紫外灯下,有荧光反应。
物理的漂白增光,虽然在紫外灯下,不会有荧光反应,但是由于被荧光剂破坏了珠层,因此也戴不久,时间长了,会褪色褪光,表皮风化成粉末。
So,买白色的珍珠之前,务必让卖家用紫外灯照一照,避免被骗。
有一点需要大家注意,天然珍珠在紫外灯下,会有很微弱的天然荧光反应,比如白色系,银灰金属怪色系以及紫灰色系。
这种反应和荧光剂造成的刺眼蓝光,差距明显,宝迷们千万不要把它们混为一谈。
便宜的淡水珍珠容易被漂白增光,贵的海水珍珠也可能会。
想买的彻底放心,还是复检,请专业人士用专业仪器再鉴定一次。

荧光剂除了增白之外,还能提亮。而绿绿的翡翠为什么需要它呢?因为“起莹”的翡翠,更值钱!
这个概念,通俗地说,就是颗粒细腻、水头足的翡翠,经过光线折射,光泽感会增强,看起来像宝石一样,刚性十足。
品质差的翡翠,想要“起莹”,就需要借助非常手段了,比如浸蜡、酸洗、漂白、注胶、加抛光粉等。
浸蜡的翡翠,产生蓝白荧光反应;酸洗漂白再注胶的翡翠,则产生蓝白或绿白荧光反应;抛光粉含有荧光剂,翡翠加了它,结果也是一目了然。

和珍珠一样,同为有机宝石的琥珀蜜蜡,天然会有荧光反应,通常是蓝光或绿光,或二者之间的过渡光,又或紫光。
科学家对此的解释是,琥珀蜜蜡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磷等会天然发光的微量元素。也有说在琥珀蜜蜡埋在地下的这些年,已经吸收了其他可能天然发光的沉积物。
假的琥珀蜜蜡,也会有荧光反应。
比如松香、马丽散、柯巴脂、二代蜜蜡、压制蜜蜡、优化处理过的琥珀蜜蜡等。
这里也有一点需要大家注意,被矿石包裹的琥珀、表面已有包浆的老蜜蜡,它们都是天然的,却没有荧光反应。有些柯巴脂,也没有荧光反应。
换句话说,鉴定琥珀蜜蜡时,在紫外灯下,是否有荧光反应,不是判断其真假重要的依据。

沁胶、注胶的绿松石,在用紫外灯照射时,会有荧光反应;天然绿松石,不会有这种情况。
话虽如此,和上面那3种珠宝一样,绿松石有荧光反应,也不足以完全断定它是假的。比如……天然高瓷松,含有磷,有荧光反应也是正常的。
假的灌胶松,用无色环氧树脂胶水填充,没有荧光反应,你也不能说它是真的。
总之,珠宝+荧光剂,能增白、提亮、调色,变废为宝。同时造成的荧光反应,也会成为识破它真假的依据之一。
珠宝天然有荧光反应的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实在不放心的宝迷,可以把自家宝贝送去复检,借助专业仪器,真相尽在一张鉴定证书上~
Copyright ©2007-2018 SELFLAD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SELFLADY》
浙ICP备1800143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