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熟的商圈,不仅是一个城市时尚的策源地,更是一个城市生活风貌的标志。近年来,各大城市新店不断开业,老店不断关停,新商圈日新月异,老商圈也发起人气复兴运动,每个商圈情况与原先大不相同。为了便于各位考察、选址全国主
一个成熟的商圈,不仅是一个城市时尚的策源地,更是一个城市生活风貌的标志。近年来,各大城市新店不断开业,老店不断关停,新商圈日新月异,老商圈也发起人气复兴运动,每个商圈情况与原先大不相同。为了便于各位考察、选址全国主要商圈,联商网数据中心特意制作全国25大商圈地图及主要商场年营业额汇总,供各位探讨。
按商圈总业绩100亿作为分水岭,分上下两篇,但以下商圈排名不分先后:由南京西路、南京东路共同构成,15家店王年营业额今年或可达240至250亿。与南京新街口并列中华第一商圈。
7大主力店王2018年预计可达140至150亿:
恒隆广场去年完成优化改造,奢侈品专卖店纷纷升级,奢侈品业绩大增,2017年48.5亿,2016年38.5亿;
久光百货总店去年业绩创历年新高,2017年30亿,2016年27.9亿;
静安嘉里中心2017年17.2亿,2016年16.7亿;
兴业太古汇(2017年5月试营业)随着星巴克咖啡烘焙工坊年底开幕及持续不断的文化艺术活动吸粉无数,今年接近满租的兴业太古汇业绩将猛增,预计或将与同样是轨交换乘枢纽的静安嘉里中心基本持平;
芮欧越洋广场凭借独特的人文定位独树一帜,B2楼美食天地调整出彩,B1层也开始调整,今年芮欧业绩有望与梅龙镇广场(含伊势丹,约10亿+)持平;
晶品广场凭借运动与美食业绩处于上升期。
8大主力店2018年预计100至110亿:
新世界城2017年业绩35.6亿,计划启动大幅改造;
第一百货东方商厦去年停业合并改造成为一百商业中心,并于去年底开幕,如调整到位,业绩有望逐步恢复至其鼎峰25亿以上;
来福士广场和新世界大丸持平,2017年业绩均达13亿,其中新世界大丸百货业绩增幅喜人,已成为上海百货单店四大天王之一,未来业绩有望逐步增长至20亿;
永安百货和置地广场均在8亿左右,永安百货也计划展开改造升级;
此外,半岛酒店名品廊荟聚众多奢侈品大牌,氛围独特;正改造中的南京东路入口门户世茂广场将于今年秋季携大量特色旗舰店重出江湖。
五大主力店王今年预计230至250亿:
德基广场2017年1-2期去年业绩90亿,随着3期的建设,未来势必超过100亿;
金鹰总店1-3期已购物中心化,去年业绩43亿;
中央商场总店1-5期去年业绩50.7亿;
新街口百货AB馆去年43亿;
大洋百货2016年12.6亿。
天河商圈6大主力店2018年总营业额预计可达230亿,为南方第一商圈:
正佳广场58亿;
天河城(含天河百货)60亿;太古汇50.4亿;
广百百货中怡店约10亿;
时尚天河商业广场约20亿;
新鸿基天环广场2016年3月开幕,虽开局不利,但去年品牌组合和人气渐入佳境,未来业绩或可冲刺20亿。
两大原主力店:高德汇(春夏秋冬四期),花城汇购物中心(含海印都荟城,兰桂坊已退出);
两大新主力店:新鸿基天汇广场,广州K11(2018年春开幕)。
杭州“武林商圈”以武林广场和西湖文化广场为中心,半径为1000米,向四周辐射开去:南到庆春路,北至文晖路,西接武林路,东至中河路,总面积约2.65平方公里。
未来,杭州大厦,武林银泰,杭州百货大楼,银泰西湖文化广场店以及在建的六大综合体,总商业体量将达到100万平方米,是杭州唯一达百万平米商业物业的繁华商区。
5大主力店王2018年业绩约140亿:
4.1 大望路商圈
华茂单个综合体营业额超过130亿,独自支撑起大望整个商圈,其主力店SKP百货购物中心2017年营业额125亿,华贸广场商业街及耀莱新天地约5亿(2016年上半年租金4648万)。如若SKP能拿下后两者,未来整体业绩或能突破150亿。
4.2 国贸CBD商圈
国贸CBD由国贸与银泰合力建设,国贸商城1-3期79.6亿(项目处于大幅调整中,国贸3期B阶段于去年年中新开业),银泰中心含连卡佛百货10亿+,两者今年合计将超过100亿。其中,北京国贸是大陆最接近香港海港城的、由多栋不同年份购物中心改造连接而成的超级购物中心。
3大主力店2018年预计可达70亿+:
银泰IN77一至四期2017年37亿(D区去年底新开业,并将继续扩建,未来年营业额有望达到50亿);
西湖银泰城2017年约15亿,2016年14.5亿;
解百1-3期含新元华2017年约15亿。
整个大商圈30来家主要商场总营业额逼近300亿,由春熙路,天府广场,骡马市,锦江宾馆(红照壁)四个地铁站串联成网,但核心集聚在春熙路站周围。
4大主力店2018年营业额将超过160亿:
IFS国金含连卡佛百货2017年营业额49亿,成为九龙仓旗下最成功的大陆商业项目;
远洋太古里2017年营业额45亿,成为国内业绩最高的街区购物中心;
春熙王府井百货26.8亿(将启动大幅改造,迎接开业20周年);
群光广场为成都最大的百货购物中心,去年营业额增幅8.6%达11.4亿;
此外仁恒置地广场10亿+,春熙伊势丹百货近10亿。
7大主力店王2018年预计约150至160亿:
ifc国金中心2017年70亿+,正大广场2017年30.6亿,八佰伴2017年40亿。
五大新开业主力店:
近期新开业的中信泰富综合体1期尚悦湾,1862文化艺术中心,百联世纪购物中心,世纪汇购物中心和陆家嘴中心广场L+MALL(含老佛爷百货),两座均为14万平方米的大型购物中心,今年将投入运营。
小陆家嘴(ifc+正大),上海船厂滨江(尚悦湾+尚悦街),张杨路新上海商业城(八佰伴+陆家嘴中心l+mall),世纪大道(百联世纪+世纪汇)四个子商圈将各有2大购物中心贴身肉搏的局面。
5大主力店2018年预计超过140亿,其中西单商圈3大主力店今年预计110亿:
西单大悦城2017年41亿;
汉光百货28.2亿;
君太百货近20亿;
老佛爷百货今年业绩有望达到16亿(2016上半年达到销售1亿欧元,同比增长15%)。
3大主力店2018年业绩有望逼近140亿:
武商摩尔城由三部分组合而成――武汉国际广场2017年业绩87.3亿;
武商广场36.2亿;
世贸广场今年业绩预计15亿左右。
中山路下属两大商圈今年业绩预计120至130亿元。
北国商圈四大主力店今年业绩预计约100亿:
北国商城2017年业绩31.5亿(扩建后新北国商城总体量达22万平方米);
北国先天下22.5亿;
勒泰中心27.7亿(堪称三线城市中最优秀的购物中心并曾获得国际购物中心协会颁奖);
新源乐汇城近10亿;
中央CBD商圈两大主力店预计30亿+:
新百广场约25亿,2016年24.2亿,银座东购约7亿。
D商圈未来或有望缩小与北国商圈的差距。但石家庄与济南一样,外来商业向来在本地水土不服,本土商业势力强大且保守,万象城能否逆势创出佳绩,成为石家庄最高端购物中心,尚待观察。
三大主力店2018年将超过100亿:
华润万象城2017年77亿;
京基KKMALL未来如能提档升级,业绩有望冲击20亿;
此外,西侧地铁下一站为T1新城市广场原中信城市广场(西武百货已撤出)。
6大主力店2018年业绩有望接近100亿:
龙湖北城天街(含主力店远东百货)2017年30亿;
世纪新都百货2017年21.5亿;
大融城购物中心及紧邻的重百总计近20亿;
星光68广场2017年12.3亿;
另有茂业百货旗下江北茂业天地,新世纪百货城市奥莱原阳光世纪购物中心。
钟楼商圈4大主力店2018年预计约60亿:
西北唯有钟楼拥有3家业绩过10亿的店王,分别是开元商城2017年29.3亿,骡马市民生兴正元2016年11亿,世纪金花钟楼店2016年10.1亿,最后一家主力店中大国际2016年8.02亿。
钟楼商圈7家次主力店约20亿:
百货店业绩出现下滑,东大街百盛和北大街大洋百货更是相继停业,好在群光广场等新生力量正陆续加入钟楼商圈。随着近在咫尺的南门商圈的世纪金花珠江时代广场、王府井百货、中贸广场及在建的西安SKP融入泛钟楼商圈,两大商圈主要商场总业绩有望超过150亿元,钟楼商圈坐稳西北商圈冠军宝座。
近年来,西安正南面的南门商圈逐渐与钟鼓楼商圈融为一体。
南门商圈发展并不顺利,王府井百货接盘几易其主的国贸春天百货,南门金花珠江时代广场和中贸广场相继开业,商圈整体氛围有所提升。随着中国百货业绩最高店王北京SKP计划于2018年亮相该商圈,南门未来有望吸引更多品牌与客流。
10大主力店2018年业绩或达100亿:
IAPM人气日涨的事实从其影院年票房5793万、成为全市冠军可见一斑,2018年预计可冲击40亿;
随着轻奢熟女定位的时尚辣妈主题购物中心――瑞安广场于今年秋冬季开幕,拥有淮海路入口的瑞安新天地街区(含瑞安广场、新天地南里北里、新天地时尚、湖滨道)总业绩将超过20亿;
大上海时代广场(含连卡佛)、K11、百盛淮海店、香港广场、百联淮海755、巴黎春天六大商场2018年总业绩预计可达40亿。
7大主力店年营业额有望接近100亿:
由新东安广场综合体(含APM购物中心与东安市场及中国儿童商店)30亿+;
东方广场购物中心今年有望保持25亿左右;
历经多轮扩建的王府井百货大楼随着场景体验商场英国哈姆雷斯(HAMLEYS)玩具店的进驻,今年业绩有望止跌回升,并逐步向20亿目标进发;
香港半岛旗下小而精的奢侈品商城王府饭店精品廊近10亿;
金宝汇购物中心+燕莎金街购物中心总计约10亿;
香港置地王府中环高端购物中心去年年底刚开业,引入了大量奢侈品及潮牌的北京首店,今年业绩有待观察。
商圈5大主力店2018年或有望冲击100亿:
商圈两大主力店海信和万象城业绩同比大增,海信广场1-2期2017年32.8亿,华润万象城2017年23.5亿;
永旺东部购物中心10亿+,麦凯乐约10亿;
鲁商银座商城于2016年1月末开业,今年进入第三年,如调整得当或有望上冲10亿目标。
近年来,为郑州带来全新商业理念的万象城和奢侈品大牌云集的大卫城相继开业,加上丹尼斯人民店,大商金博大,凯德北京华联等传统商业的不断求变,光彩市场也完成了多年来的首次大改造,外加建设中的金博大二期,华润万象城二期和360广场太康店……二七商圈或有望再次成为华中商圈之王。因商圈次主力商场较多,故整个商圈商场业绩较高。
5大原主力店年业绩在50至60亿之间:
乐宾百货,伊势丹百货,恒隆广场(去年租金1.91亿元),天津百货大楼(被烟台振华集团收购),劝业场百货五大主力店2018年业绩预计均在8至12亿之间。
3大新主力店:
和平大悦城(原津乐汇)与世纪都会商厦均在16年开幕,天河城购物中心去年6月新张,8大主力店竞合,此消彼长之下今年总营业额预计可达80-90亿之间,未来随着伊势丹扩建、乐宾百货改造,商圈有望向100亿进发。
10大商场业绩约90亿:
港汇恒隆广场2017年业绩32.4亿(受新翼封场改造影响),美罗城13亿,汇金百货、第六百货、东方商厦、太平洋百货、汇联商厦、星游城、百脑汇、飞洲城市奥莱这几家中型商场合计约45亿。
次主力店:
腾飞广场、衡山坊、永新坊
值得注意的是,港汇恒隆广场去年新翼和地下超市大面积封场改造,约占30%营业面积,但业绩仅微跌10%,可见场内客户坪效有所上升。随着今年改造逐步收尾,商业面积扩大,新翼今夏揭幕,豪装升级的永华影城与0LE超市旗舰店回归,业内预计业绩乐观。
待2022年商业面积28万平方米的新鸿基徐家汇中心itc开业,港汇恒隆广场有望于itc珠联璧合,形成类似成都春熙商圈ifs与太古里两大顶级购物中心相得益彰的效果,届时徐家汇商圈年业绩有望冲击150亿甚至200亿。
在建及规划新项目:
新鸿基徐家汇中心itc1期、独栋方所书店、城开YOYO(汇民百货改造)、太平洋数码改造、itc徐家汇中心2期、方所、汇金六百合体改造案、体育公园。
8大商场2018年业绩预计或达90亿。
3大主力店2018年业绩近80亿:
五角场万达广场由于2017年大面积封场改造大半年,业绩由2016年39亿下滑至23亿+,随着改造升级完成,今年业绩有望回复至35亿以上;
百联旗下明星购物中心百联又一城、拥有硬件和规模优势且日趋成熟的合生汇两大购物中心今年目标业绩之和将达45亿。
凭借沈阳故宫的文化根基,中街目前正大力营造商旅文整体氛围,以加强商圈吸引力;有汗王宫展示的豫珑城仿古街区,皇城里文化产业园,沈阳春天的老中街博物馆及中兴新一城着力打造的长安里街区等,都将成为中街商圈展示沈阳文化的新亮点。
四大主力店2017年业绩近50亿:
九龙仓旗下时代广场,和黄集团旗下东方广场(原大都会广场,含远东百货),重百大楼,新世纪解放碑商都。
Copyright ©2007-2018 SELFLAD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SELFLADY》
浙ICP备1800143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