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宫”是台北榜单中唯一一个获得三星的餐厅,他们菜色有六成比例为粤菜,另外四成是不定期更新的创意料理。“颐宫”官网很快就更新了上榜的消息。 3 月 14 日《台北米其林指南》 公布,不过短短一天,台北君品
“颐宫”是台北榜单中唯一一个获得三星的餐厅,他们菜色有六成比例为粤菜,另外四成是不定期更新的创意料理。“颐宫”官网很快就更新了上榜的消息。
3 月 14 日《台北米其林指南》 公布,不过短短一天,台北君品酒店 “颐宫” 中式餐厅瞬间涌入许多民众预约。据业者向媒体透露,目前预约已经到了三月底以后。
“颐宫”是台北榜单中唯一一个获得三星的餐厅,他们菜色有六成比例为粤菜,另外四成是不定期更新的创意料理。“颐宫”官网很快就更新了上榜的消息。
《米其林指南》国际总监米高・艾利斯(Michael ELLIS)把 “颐宫” 选为三星的理由是:“他们的火焰片皮鸭三吃和龙虾、豆腐料理的滋味绝妙,原味蛋挞也叫人再三回味,所有的餐点都获得米其林评审员的一致推崇。”
“颐宫” 火焰片皮鸭(图 / 颐宫粉丝专页)
君品酒店总经理盛治仁此前接受《天下杂志》专访时表示两、三年前得知米其林将到台北时,“颐宫”就提前做准备:“我们请外场服务生充当试吃员,自己服务自己,用更高、更专业的标准,尝试矫正错误。”
不少餐厅跟“颐宫”一样,在名单公布前忐忑不安,包含美食评论家也开始预测哪些餐厅会上榜。这无非是因为,如果能登上高知名度的米其林指南,对餐厅来说,等于稳定的客源与名声,如同榜单公布之后 “颐宫” 预约满座的情况。
今年《台北米其林指南》共有 110 家餐厅入榜,其中包括 1 家三星级餐厅、2 家二星级餐厅、 17 家一星级餐厅。以菜系来说,法式料理、日本料理占名单中的最多数,地道台菜则只有 “金蓬莱遵古台菜”、“明福台菜海产” 两家餐厅入选。
这份名单当中,有些确实是原先预测中的热门,例如拿下二星的日式餐厅台北祥云龙吟。
台北祥云龙吟
不过,也有人认为当米其林进入一个新市场时,会刻意挑选本地化的餐厅,以突显当地特色。然而,单看这次的台北榜单,菜系还是相对多元。就数量而言,台菜完全算不上突出。
相比于 2016 年评选《米其林指南上海 2017》所花费的 4 个月,这次评选台北餐厅的时间,整整多出 4 倍。米高・艾利斯表示,一共花了 18 个月的期间评选。评审也以国际评审为主,分别来自亚洲、美国和欧洲国家。这样的阵容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榜单结果。
资深美食记者王瑞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米其林来到台湾做评鉴,即使它选出了三星餐厅,但 20 家里面有 17 家都只有一星,感觉像是得了普奖。台湾厉害的海鲜系列餐厅都没有被做到,比如说上引水产、华西街台南担仔面都没有看到”。
事实上,就在《台北米其林指南》 公布之前,也已经公布台北版 “必比登推介”(Bib Gourmand)。一般来说,“必比登推介” 餐厅的价格,会在 36 欧元(约 350 人民币)左右,就是许多网友俗称的 “高 CP 值”(高性价比)美食餐厅。
今年的台北 “必比登推介” 共有 36 家餐厅入选,其中包含受到许多外国旅客喜爱的鼎泰丰。此外,也确实看见不少台湾本地美食。光是牛肉面就有 8 家入选,包含永康牛肉面、牛店精炖牛肉面、刘山东牛肉面、林东芳牛肉面、廖家牛肉面、老山东牛肉家常面店、建宏牛肉面。
另外台湾知名的夜市小吃也入围不少,像是饶河夜市里的陈董药炖排骨、福州世祖胡椒饼、施老板麻辣臭豆腐。相对来说,这份名单里有更多接地气的平民美食。
尽管《台北米其林指南》公布之后,不少人会提出一些遗珠,但对于许多饕客来说,那些原先他们就热爱的餐厅,尽管没入选也不会改变他们的喜好。
反倒是对于餐厅来说,这些星级可能会成为更大的压力来源,如同盛治仁受访时说道,一、二星的餐厅还有进步空间,三星餐厅就得努力维持不掉下来。
以下是《台北米其林指南》完整榜单:
三星餐厅:
君品酒店 “颐宫” 餐厅 Le Palais――粤式料理
二星餐厅:
祥云龙吟――日式料理
请客楼――中式料理
一星餐厅:
金蓬莱遵古台菜餐厅――台式料理
明福台菜海鲜――台式料理
谦安和――日式料理
吉兆割烹寿司――日式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