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缺了“香”就没法活!阿拉伯人为何对香料这么执着? 文章来源:公众平台“奈美国际芳香小镇” 有句话说:“世界上有了阿拉伯人才有了香料。” 估计再没有哪个地方的人,像阿拉伯人这样把香料使用得如
文章来源:公众平台“奈美国际芳香小镇”
有句话说:“世界上有了阿拉伯人才有了香料。”
估计再没有哪个地方的人,像阿拉伯人这样把香料使用得如此炉火纯青。
《古兰经》甚至把含有樟脑、姜汁和麝香味的饮料归为“天堂”里的上等饮品!
吃穿用度,缺了“香”,都是不够仪式感的。
各种香料
明代旅行家马欢,曾随郑和下西洋。他们寻觅到了阿曼素丹国的佐法尔地区(阿拉伯香料的集中产地),并记载下当地人用香的场景:
“长幼俱沐浴,盛服涂容体,或蔷薇露或沉香水熏衣及体,又以炉燃沉檀香,然后行礼,礼既乃散,香满街市,半饷乃已。”
郑和下西洋
别说几百年前,哪怕在现代,见到这样的场景,没人不会感到惊叹吧?
不过,哪怕没见过,你也肯定听说过阿拉伯人用香的事件。
“木乃伊”大家都知道吧,这个考古界探索的旷世之谜,它的制作就是运用了香料特有的防腐功能。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古埃及人的智慧。
木乃伊
还有,传闻埃及艳后克里奥派特拉香尤其喜欢用薰衣草和玫瑰花沐浴薰体,以玫瑰花香催情,橄榄油美发。
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使凯撒和安东尼征服埃及的梦想化为泡影。
埃及艳后 克里奥派特拉
文学著作上,也少不了关于阿拉伯人用香场景的描写。
在脍炙人口的阿拉伯传说《一千零一夜》中,早已描绘过熏香的场景:
首先闻到一股从来不曾闻过的馨香气味……旁边摆着两个大香炉,里面的麝香和龙涎香,泛着馨香气味,弥漫了整个屋子。
根据书中描写,洒蔷薇水、花露水的能够让昏迷不醒的人恢复神志。
《一千零一夜》中,早已描绘过熏香的场景
实际上,阿拉伯的香料早就已经“入侵”欧洲。
莎士比亚的戏剧《麦克白》中,在怂恿丈夫弑君后,麦克白夫人碰过那把弑君的剑,不久之后,神志出现紊乱,内心恐惧。她说:“所有阿拉伯的香料都不能根除残留在我手上的血腥味!”
莎士比亚的戏剧《麦克白》
这里的香料便是阿拉伯半岛出产的乳香,而故事的背景是11世纪的苏格兰。
也就是说,在中世纪,阿拉伯的香料就已经融入欧洲贵族的日常生活中了。
香料往往成为“战利品”
阿拉伯的香料种植已经有7000年历史,香料家族庞大,种类繁多(单是香料之冠——乳香的原料树就有26种之多)。
其中以丁香、肉桂、桂皮、豆蔻、没药、麝香、沉香、木香、乳香、藏红花、樟脑等为代表,根茎、花叶、果实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原料,通常单一或者混合使用。
采集乳香
由香料提炼的香精油是更为珍贵的香氛,价格不菲,地位堪比黄金。
阿拉伯人发明了香料蒸馏工艺,于是精油开始流传
有钱的阿拉伯人会不惜重金购买香精油,买回去贮存起来,等待升值——当做一项中长期的投资。
阿拉伯香料分为食用型、药用型和普通型三大类。
食用和药用香料在很久之前就被广泛应用了,是增味祛腥、镇痛活血,调理内脏的首选物质。
香料中的特殊物质是人们信赖香料的主要原因,如:
沉香
阿拉伯香料,有分层次和品阶的:
香草、松香等混合而成的香料,是中等城市妇女美容护肤的首选。
总之,世俗事宜中香料绝对是主角,如果没有香料,就显得没有档次或者没有达到应有的境界。
阿拉伯人对香料的狂热爱好,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
过往,香料的使用场景以宗教为中心,如今,优化居住环境,增强身体健康是香料的基本用途,比如,将香料制作成膏状物用于日常生活,如牙膏、蜡烛、润发膏等。
有些阿拉伯家庭将香料油加入水中并使之沸腾,整个房间随之充满香味。
在香料外,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还有各种类型的香水、香炉以及喷洒香水时使用的特殊喷壶。
在阿拉伯人看来,香料能带给他们美好生活享受,同时,他们乐于与他人分享这份美好,以示“有香”同享。
所以,当你在大街上看到有人拿着香水滴在陌生人的手背上,不要觉得诧异哦。
Copyright ©2007-2018 SELFLAD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SELFLADY》
浙ICP备18001431号-2